• 建設新時代大美新疆
  • 基礎設施、培育進出口產業、推動口岸就地生產加工出口,新疆正穩步推進“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口岸經濟”轉變。 “我們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風光……”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新疆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心繪就新時代新疆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 今年,青海湖國家公園進入創建實施階段。 “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自2017年以來,青海連續5年開展“綠電三江源”活動,即在占全省面積超過55%的三江源地區,城鄉生產生活用電在一段時期內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7天、9天、15天到100天,不斷刷新全清潔能源供電紀錄。
  • 北京首鋼園開展全民健身、體育賽事、商業文化活動,打造城市新地標;京張高鐵聯結起京張“一小時經濟圈”,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加快建設,全力打造文旅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北京干部群眾正以時不我待、踔厲奮發的斗志與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切實轉化為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努力開創首都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 新華社記者王永前、李鈞德、張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赴寧夏考察,擘畫“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的藍圖,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使命。 這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無人機照片
  •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上海敢闖敢試、先行先試,持續發揮“排頭兵”的帶動作用。 這是位于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標志“海鷗門”(6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穿過標志性的“海鷗門”,中國第一個自貿區——上海自貿區出現在眼前。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外高橋保稅區考察,強調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寧夏:“塞上江南”萬象新
  •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開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老鐵路是兩國互利合作的旗艦項目。鐵路一通,云南昆明到老撾萬象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雙方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 北通昆明,南抵萬象;一日千里,萬千商機。
更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