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態玉溪
  3. 正文

著力打造“湖泊革命”玉溪新模式

——2022年“三湖”保護治理工作綜述

2022年,玉溪市“湖泊革命”指揮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發揮統籌、協調、監督、指導作用,深入運用“三個工作法”,創新機制、壓實責任、推進項目、夯實隊伍,全面推動“三湖”保護治理工作,著力打造“湖泊革命”玉溪新模式。

隨機抽查管網運行情況。

隨機抽查管網運行情況。

創新工作機制 優化治湖效能

日前,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四大隊執法隊員在杞麓湖流域巡查時發現,楊廣鎮香樹營氧化塘管護不到位,塘中淤泥和植物長期未清理,導致氧化塘喪失凈化作用,向社區反映后,社區隨即組織人員對塘內水生植物進行了清理。實施上下聯動網格督導機制后,做到了問題在一線發現、整改在一線推進、成效在一線體現。

“能夠立整立改的問題,現場解決;不能馬上整改的,上報至市級‘湖泊革命’指揮部統籌協調解決?!睋?,市“湖泊革命”指揮部于9月19日印發《玉溪市“湖泊革命”工作上下聯動網格督導方案》后,全面壓實基層責任,充分發揮執法隊員和“湖泊革命”駐村工作隊員的巡查督導作用,全面推動“湖泊革命”提質增效。

為構建上下聯動網格督導機制,市撫仙湖管理局將一線執法力量充實到“湖泊革命”工作中,由市“湖泊革命”指揮部統籌開展工作。首先,充分發揮基層力量“前哨、探頭”作用,在“三湖”流域實施網格化巡查督導;其次,暢通市級指揮部與基層執法隊員和駐村工作隊員的聯絡線,實現了“湖泊革命”巡查督導工作上下聯動、有機銜接。

今年以來,市“湖泊革命”指揮部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壓實督導檢查責任,緊盯每月派單任務,統籌組織水利、住建、環保、林草等成員單位組成督導組,對“三湖”保護治理相關事項開展聯合督導檢查,共同壓實湖泊保護治理責任。

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市“湖泊革命”指揮部啟動會商機制,聯合各成員單位會商解決,推動會商機制融入日常督導檢查各環節,促進會商制度化、具體化、常態化。

嚴格空間管控 筑牢生態防線

近日,撫仙湖“兩線”在“三湖”流域率先開展落地工作,并引入智慧界樁,運用數字化手段筑牢撫仙湖生態保護屏障。撫仙湖“兩線”落地后,管控區域清晰明確,保護措施得到全面完善。

截至目前,我市“三湖”“兩線”劃定工作已完成,“三湖”流域共劃定湖濱生態紅線190.14千米、湖泊生態黃線253.43千米。隨著撫仙湖“兩線”的落地,星云湖、杞麓湖“兩線”落地工作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今年以來,市“湖泊革命”指揮部圍繞“兩線”劃定工作,積極與澄江市、江川區、通??h加強對接、統籌指導,并針對“三區”管控細則制定、“兩違”建筑拆除及規劃項目實施等展開指導監督。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分別出臺“三區”管控實施細則,細化管控措施143條,其中生態保護核心區47條、生態保護緩沖區54條、綠色發展區42條。同時,穩步推進“兩違”建筑整改,截至11月29日,“三湖”保護區累計整治“兩違”圖斑238個(撫仙湖112個、星云湖80個、杞麓湖46個),拆除違規建筑面積24.51萬平方米。

隨著“兩線”界樁落地,以明顯的物理標識固定出湖泊保護范圍,讓“兩線”成為“三湖”保護重要物理屏障,并在“三區”內實施嚴格管控,對恢復湖濱生態系統空間具有重要意義,是倒逼流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玉溪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抓實源頭治理 推進全域截污

9月9日,玉溪市召開“三湖”保護治理相關整改行動工作會,要求“三湖”流域全面深入開展問題大排查大整改。為壓實各級責任,助力大排查大整改順利開展,市“湖泊革命”指揮部牽頭,聯合澄江市、江川區、通??h,對沿湖474名駐村工作隊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業務能力水平,推動大排查大整改工作落實落細。

與此同時,市“湖泊革命”指揮部還針對大排查大整改制定指導方案,依托廣大鄉鎮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圍繞污水治理“四查”、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七查”、垃圾治理“五查”、水生態改善“五查”等,全方位開展逐級排查。

今年以來,市“湖泊革命”指揮部緊盯“三治一改善”目標,圍繞城鄉截污管網建設、“一水兩污”工程建設、餐廚垃圾收處等,全力推動精準截污治污工作,確保生產生活污水和垃圾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集中收處農村生活污水。

集中收處農村生活污水。

截至5月底,撫仙湖流域基本實現截污治污全覆蓋。目前,撫仙湖全流域截污治污及健康水循環項目已全部完工,新建截污管網368千米、化糞池4418座、隔油池646座;星云湖流域已建成截污治污管網568.52千米;杞麓湖流域已建成截污治污管網455.24千米。

針對泔水收處問題,繼續采取“人背馬馱”方式集中收處。撫仙湖流域1801戶餐飲經營戶、星云湖流域792戶餐飲經營戶、杞麓湖流域814戶餐飲經營戶實現泔水全收處。據統計,自“湖泊革命”開展以來,“三湖”流域累計收處泔水11965.13噸。

畜禽養殖方面,實施分區管控。撫仙湖流域2779戶畜禽散養戶已全部退出;印發星云湖流域畜禽養殖禁養限養工作方案,累計退出養殖戶1527戶;杞麓湖禁養區退出畜禽養殖720戶、限養區規范養殖737戶,逐步實現糞污全收處、不外排。自“湖泊革命”開展以來,“三湖”流域累計收處畜禽糞污30萬噸,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

引導綠色種植 促進產業發展

11月4日,在江川區寧海街道海滸社區,投保綠色收益(收入)保險的1046畝大白菜迎來采收季。由于疫情影響蔬菜銷售不暢、菜價低迷,但是,有保險兜底,讓菜農在發展綠色蔬菜種植的道路上吃下了“定心丹”。

今年以來,市“湖泊革命”指揮部加強宣傳指導,引導綠色發展,圍繞調結構、轉方式、嚴管控、培主體,全面引導“三湖”流域廣大群眾發展綠色種植,從源頭上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負荷。

2022年,在“三湖”流域完成環境友好型作物種植28.36萬畝。同時,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建成2.24萬畝,實施農業節水增效行動,有效促進節水、減肥、降藥,預計“三湖”流域化肥、農藥使用量同比分別減量2.5%、1%。

大力培養市場主體,引導傳統農業轉型發展,采用市場化、可持續的辦法,打造一批荷藕、藍莓、花卉、“三零”蔬菜等綠色高原特色設施農業示范樣板,帶動綠色農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目前,在“三湖”周邊共培育農業企業1012家,比2021年凈增419家,農民合作社694家、凈增52家,家庭農場234家、凈增21家。

澄江市云藍藍莓、悅蓮莊園,江川108生態稻魚、星云稻場,通??h佳?;ɑ?、錦?;ɑ?、云秀花卉等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推動“三湖”流域農業綠色轉型發展新的增長極。

現場兌付綠色收益(收入)保險。

現場兌付綠色收益(收入)保險。

推進河道管護 杜絕污水入湖

近日,位于通??h者灣河、中河、大新河等6條河道上的智能垃圾打撈設備陸續投入使用,實現了河道垃圾自動打撈。據介紹,智能垃圾打撈設備系統是通??h河道綜合整治工程的子項目,通過對河道中的生活垃圾、農田垃圾進行打撈、清運、處置,進而提升入湖河道水質。

為進一步改善“三湖”流域水環境、水生態。今年以來,我市在“三湖”流域全面實施入湖河道綜合治理工程,采取“截污、清淤、護坡、引水”系統治理措施,不斷改善入湖河道水質。以深化河(湖)長制為抓手,科學編制“一河一策”方案,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河湖“清四亂”工作,不斷鞏固河道治理成效。

組織開展了2022年河長清河行動,發動25387人次清理河溝141條次、庫塘50個次、湖濱濕地3748畝次,清除河道岸上岸下垃圾8908噸,鏟除淤泥61917立方米,打撈殘敗水生植物4703噸,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澄江市??诤?、江川區大街河被評為省級美麗河湖。

全面推進“三湖”湖外農業用水循環工程建設,增強調蓄帶初期雨水攔蓄能力,提高農田尾水回灌利用率,有效杜絕污水入湖,充分發揮湖濱調蓄帶的“調、儲、回、凈”作用,提高初期雨水、農田尾水、中水等水資源循環利用效率。

“三湖”湖外農業用水循環工程建成后,撫仙湖流域每年可蓄水596.18萬立方米,改善土地灌溉面積2.9萬畝;星云湖流域每年可蓄水3168萬立方米,改善土地灌溉面積5.95萬畝;杞麓湖流域每年可蓄水230萬立方米,改善土地灌溉面積3669畝。

目前,撫仙湖湖外農業用水循環工程西線段已投入運行、東線段完成70%;星云湖、杞麓湖湖外農業用水循環工程正逐步推進。隨著湖外農業用水循環工程的不斷推進,一項科學統籌、截治一體、優化配置水資源的宏大工程正在“三湖”周邊發揮作用。

強化科技支撐 助力生態向好

8月26日,玉溪市湖泊聯合研究中心在澄江市掛牌成立。該中心的成立,不僅彌補了我市在“三湖”生態系統研究領域的空白,而且在監測分析、基礎研究、決策咨詢、培養人才、技術支持方面,為“三湖”保護治理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保障。

今年以來,市“湖泊革命”指揮部發揮技術支撐和科學指導作用,緊盯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為“三湖”保護治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和科學指導方案。

2022年,市“湖泊革命”指揮部針對“三湖”流域入湖河道開展環境現狀調查,先后形成《星云湖漁村河流域環境問題》《杞麓湖者灣河流域環境問題》等7篇調查成果報告。針對特殊水環境問題,及時開展基礎調查和分析研究,形成《星云湖近期水體透明度變化情況分析》《關于星云湖藍藻水華有關情況的報告》等專題成果報告。

定期組織召開水質分析研商會,邀請專家現場指導;加強開展“三湖”流域湖體、河道、調蓄帶水質監測分析,全年發布水質分析通報10期;完成“三湖”流域6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強化基礎數據提供,助力科學決策、精準治湖。

聚焦高原湖泊生態治理,維護“三湖”流域生物多樣性。8月26日,在撫仙湖增殖放流60萬尾抗浪白魚魚苗;9月9日,在杞麓湖增殖放流100萬尾杞麓鯉魚苗。通過增殖放流,有助于水生態修復和瀕危土著魚類資源的保護,對維護水域水生生物多樣性、水生態安全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記者 沈建龍 文/圖)

編輯:劉玉霞   審核:楊雪

網上讀報

掃一掃下載玉溪+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關注玉溪發布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下載學習強國客戶端

掃一掃關注玉溪日報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關注玉溪日報微博

掃一掃關注玉溪網微博

av大全在线观看,无码av在线一本无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